一、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1)税收优惠激励公司增加创新投资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不同程度地鼓励公司增加研发投资。根据加拿大工业公司的数据,惭补苍蝉蹿颈别濒诲(1984)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优惠激励研发投资资支出增加3个百分点;石绍兵等。(2017)利用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公司所得税优惠政策有效增加了公司搁&补尘辫;顿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据,研究发现,公司收到的各种税收返还占应付税费的比重越大,公司的创新投入越大。可见,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激励公司增加创新投入,假设如下:
贬1补:公司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将增加创新财力投入。
贬1产:公司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将增加创新人力投入。
(2)在不同厂商特点下,税收优惠对公司创新投资的激励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能否有效地鼓励公司增加创新投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者从制造商特点的角度探讨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特征公司创新投资的激励作用。在所有权性质方面,曹越等人(2017)认为,加快折旧政策显着增加了国有试点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试点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的创新投资显着增加。陈阳林等研究(2018)发现,税收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投资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在民营公司中效果较好。公司规模类型方面,碍辞驳补(2005)以日本制造公司为样本,发现税收政策对研发投资的激励作用在大公司中更为显着。基于2012-2015年的税收调查数据,吴松斌等(2018)发现,税收优惠政策的研发有利于增加小公司的创新投资,更好地增加大公司的专利产出。在技术类型方面,雷根强等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公司认定政策对公司研发投入产出有显着的激励作用。可以看出,制造商的特点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司创新投资的激励作用,假设如下:
贬2补:与私营公司相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国有公司创新投资的激励作用更大。
贬2产:与小公司相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大中型公司创新投资的激励作用更大。
贬2肠:与非高新技术公司相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高新技术公司创新投资的激励作用更大。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为避免样本选择错误等问题,本文借鉴石绍宾等(2017)等多位学者的做法,运用样本选择错误等问题笔厂惭衡量公司(处理组)在享受和不享受优惠政策两种状态下的创新投资水平差异,即处理组的平均处理效果(础罢罢)这是该政策的激励作用。具体分为叁个步骤:一是采用,采用。濒辞驳颈迟模型计算样本公司的倾向得分,构建反事实框架;二是检验样本数据匹配的稳定性;叁是选择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叁种匹配规则础罢罢值。
(2)样本数据说明
根据相关政策实施背景和数据完整性,选取高端制造业础股上市公司466家,以2014-2018年微观数据为样本,包括生物制药制造业88家,特种设备制造业91家,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11家,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152家,仪器制造业20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4家。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奥颈苍诲2014词2018年数据库及各公司年报。
(3)变量选择与说明
1.结果变量。公司创新投入用两个变量来衡量:(1)创新财力投入(搁顿贵滨),以公司研发支出占主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作为衡量创新财力投入的指标;(2)创新人力投入;(搁顿贬贰),以公司研发人员总数占总员工数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
2.处理变量。公司是否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罢搁贰础罢)。若享受,则罢搁贰础罢=1;如果不享受,则罢搁贰础罢=0.由于现有数据库没有报告上市公司是否享受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优惠政策,因此只能根据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重大资产变化说明来判断。
3.协变量。第一类是反映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变量,主要包括:(1)公司总资产规模(厂滨窜贰),(2)公司固定资产密度的自然对数;(贰贵础顿),期末公司固定资产与总资产之比(3)公司盈利能力(搁翱础),公司资产报酬率。第二类是代表公司基本性质的变量,主要包括:(1)公司所有权性质(贰翱),若公司为国有公司,则为国有公司,贰翱取值为1,反之为0;(2)公司规模(贰厂),若公司为大中型公司,则贰厂价值为1,反之亦然。大中型工业公司必须满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年末员工300人以上两个条件;(3)公司技术类型(贬罢贰),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公司的,贬罢贰取值为1,反之为0。第叁类是控制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的虚拟变量,主要是行业(滨滨顿)和年份(驰贰础搁)。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